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查包養網心得返乡看变化 载满行囊再出发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记者手记:返乡看变化 载满行囊再出发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周思宇、赵佳乐

打开行李箱,装满家乡特产,新春再出发。这个春节,三名记者返乡探亲,从中部县城到北疆滑雪场,喜看家乡发展新变;从父母的殷殷期待到朋友间的真诚鼓励,这个新年,信心满满再出发。

“镇上多了个新景点!要去看看镇上知青园的民俗活动。”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丁里镇,返乡记者工作两年来第一次返乡,正准备出门看看家乡变化,便听到乡亲们的建议。

游客在知青园欣赏民俗表演。新华社记者赵佳乐 摄

丁里知青园是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供销社、合作社、知青宿舍等建筑。春节期间,这里每天都在举行热闹的民俗文化活动。

在知青园,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舞龙舞狮欢腾跳跃,一旁直径4米的大锅熬制的特色羊汤冒着热气,供游客免费品尝。

近年来,当地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知青园进行修复改造,建成民俗美食街区等。

“这些民俗节目、沿街店铺让我想起儿时的场景,家乡的年味回来了。”返乡务工人员王祥说。知青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大年初一,这里就迎来了上万名游客。

1000多公里外,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开启了记者的假期。家住四川省遂宁市的返乡记者假期时常与家人一同在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包養平台推薦散步。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滨江中路步道景色。新华社记者周思宇 摄

天气晴好,芦苇随风摇曳、江面漾起涟漪,一处处连廊、石桥、步道连缀出独特的城市绿岛景观。“看到眼前的美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长满杂草,还是一片荒滩。”市民康女士感慨道。

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腹心,一条涪江穿城而过,形成天然亲水景观。但在过去,受洪水冲刷和辖区内工业活动影响,江心河滩岛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近年来,遂宁全面实施河道生态清淤,通过植树造绿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利用荒滩岸线打造滨水观光中心。记者欣喜地看到,记忆中清亮的江水、自在栖息的飞鸟又回来了。

日益向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激发了在外人才“归巢创业”的热情。曾在外地闯荡多年的刘先生有一手好厨艺,和朋友在涪江边开起茶餐厅,开年以来生意挺不错。

“坐在江边,晒着太阳,品一壶清茶,吃几盘小菜,就是四川人心目中安逸的日子。”他告诉记者,自己给这间茶餐厅取名“春江里”,希望新的一年充满春的生机与活力。

与南方不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仍是一片冰雪世界,返乡记者和朋友来到当地一家滑雪场。

雪道上,不少业余滑雪爱好者飞驰而过。今年8岁的小朋友小辰雪龄已有3年,每到雪季,他便在家长的带领下穿梭于新疆各大滑雪场,感受不同雪道的快乐。

“假期我有一半时间都在滑雪。”小辰说,今年父母准备给他报名专业少儿滑雪培训,学习更专业的技巧。

“以往冬日是旅游淡季,但这两年冬季来新疆滑雪的游客越来越多,家乡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好友肖女士感慨。

从高空俯瞰重庆两江交汇。新华社记者赵佳乐 摄

假期稍纵即逝,踏上返工旅途前,三名记者的行李箱被家人用自家制作的香肠、腊肉、肉酱塞得满满当当。

“我们下次再见”“一定要吃早饭”“要早点睡觉、好好工作”,家人朋友们一句句热切的嘱咐,一个个温暖的画面在火车站、飞机场不断反复。满载爱与期待,记者们告别家乡、怀揣信心再次出发。

返程飞机环绕重庆渝中半岛,包養網从高空望下,楼房错落有致,大桥飞跨两岸,嘉陵江与长江在此相遇。日日是春日、日日是好日,春包養網意融融的阳光正诉说着开年的热乎劲儿。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